“一箱难求”海运受阻 供应链稳定性遇挑战
发布日期:2022-12-16进入2021年以来,中国及全球市场外贸形势持续向好,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快速增长。不过,随着多国疫情不断反弹,部分境外港口拥堵,导致国际物流供应链受阻,船舶运行效率和空箱周转率大幅下降,集装箱出现“一箱难求”,带动海运价格飙升,甚至出现“箱比货贵”的现象。可以说,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已经将航运成本推升至历史高位,给全球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
近期,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扩散风险给全球供应链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多国第一时间收紧防疫措施,实行入境限制。受港口防疫加码、码头用工不足等影响,原本紧张的海运更是“雪上加霜”。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海运价格的飙升和集装箱“一箱难求”的局面,不仅限制了核心零部件运进来,也限制了出口产品的运输。
据了解,中国汽车出口一直以海运为主,小型汽车多数使用集装箱船运输,大型商用车小批量用框架柜运输,大批量则用滚装船运输。海运价格的大幅上涨给车企带来了较大压力,但为了保住海外市场,车企不太可能将这部分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大幅涨价。为此,不少车企希望主管部门能有针对性地加大出口补贴或有进一步降税措施,并出面协调汽车海运出口的运力。
-
“缺芯”阴影笼罩 汽车业全力应对
“缺芯”可以说是2021年全球汽车业最主要的关键词,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工厂停产、减产事件层出不穷。根据Auto Forecast Solutions咨询公司的预测,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将累计减产1132.
发布日期:2022-12-16 -
新能源车逆势上扬 市场化拐点已到来
在疫情持续、芯片短缺导致全球多国汽车销量下滑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却出现了逆势增长。中国、欧洲、美国等主要市场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均出现暴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发布日期:2022-12-16 -
车企发力碳中和 欲兑现气候承诺
随着气候问题和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脱碳目标。例如,中国设定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加拿
发布日期:2022-12-16